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家庭健康 > 保健中心 > 饮茶与健康 > 茶叶百科 > 正文
编号:13201500
黄小茶
茶话黄茶叁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7月2日 北京晚报
     黄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、沩山毛尖和平阳黄汤。

    1、北港毛尖。因产于湖南岳阳的北港而得其名,早在唐朝就产邕湖茶(即北港茶)为贡茶。唐代李肇《国史补》“岳阳有邕湖之含膏”,唐文成公主外嫁西域松赞干布(641)带去的茶叶也有邕湖茶。明代黄一正辑《事物绀珠》列出今茶名99个,古制茶名101个,其中就有岳州出黄令羽毛(即北港毛尖)。茶树以灌木型中叶类为主,树姿半开张,叶片稍向上斜生,一芽三叶百芽重53克,春茶一芽二叶干茶含氨基酸3.8%,茶多酚25.5%,咖啡碱2.8%,儿茶素18.8%,芽叶浅绿色,叶片长椭圆形,叶尖渐尖,是黄小茶的适制品种。一般于清明后五六天采一芽二三叶之鲜叶,经摊青、杀青、锅揉、拍汗、复炒复揉、烘干制成,其拍汗复炒复揉具有闷黄的作用,成条细紧显毫,色泽金黄,茶汤黄亮,香气清高带熟栗香是黄小茶的品质特征。滋味醇厚回爽,叶底嫩黄润有光泽。

    2、沩山毛尖。沩山为高山盆地,奇峰峻岭,溪河环绕,常年云雾飘渺,素有“千山万山朝沩山,人到沩山不见山”之说。山中有唐宣宗修——“十方密印寺”为佛教圣地,有“名山、名寺、产名茶”之称。沩山毛尖茶园土壤均为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黄棕壤,土层深而疏松,腐殖质丰富矿质营养给源充足,温、光、水气条件好。沩山茶远在唐代就享有盛名,清同治年(1862-1894)《宁乡县志》载:“沩山茶,雨前采摘,香嫩清醇,不让武夷、龙井……”50年代以来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华国锋等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品尝后称家乡茶,华国锋还题词赞称:“沩山毛尖,具有独特风格”。

    沩山毛尖以宁乡群体种为主栽品种,生物学特征为灌木型中叶类,植株中等,树姿半开张,叶片稍上斜状着生。叶片为长椭圆形,芽叶呈浅绿色茸毛较多,持嫩性强,一芽三叶百芽重44.0克,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茶多酚22.0%,儿茶素总量18.2%,氨基酸2.4%,咖啡碱4.6%。

    沩山毛尖茶属于黄小茶类,制作分杀青、闷黄、轻揉、焙烘、拣剔、熏烟六道工序,其中杀青可在蒸青和炒青两种方法中根据需要选择,熏烟是沩山毛尖制法之特点,也是关键工序,对于品质特征的形成至关重要。沩山毛尖要求谷雨前采摘,称雨前茶,采一芽一叶初展,有枪无旗为主,杀青既可蒸青也可炒青,然后趁热置于篾盘中盖上湿棉布闷黄,芽叶细嫩在闷黄后揉捻要轻压、慢速时短,以保证芽叶微卷完整鲜活,接着烘焙,焙干后摊凉发水(即摊凉过程中自然吸水)后,用当地特有的枫球黄滕作燃料暗火熏烟,使茶叶具有特殊的烟香,烟气为一般茶叶所忌,是加工不当所产生的异味,为蹩端,而沩山毛尖悦鼻的烟香却是沩山毛尖优异品质的特征,是判断沩山毛尖质量的重要标志。沩山毛尖干茶芽叶完整白毫显露(极品显金豪呈朵形),茶色黄润(极品亮),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(优者杏黄透亮),滋味醇甜(极品甜醇)爽口,松烟香芬芳浓厚,叶底黄亮嫩匀。

    3、平阳黄汤(即温州黄汤)。浙江温州的平阳、顺泰、瑞安、永嘉等地所产的条形黄小茶,以平阳产量最高,故称平阳黄汤,此茶创制于清代,被列为贡品,传统适制品种早黄茶,生物学特征为灌木型,中叶类,植株较少直立形,分枝较密,叶片水平或斜状着生,叶片为椭圆形,叶色黄绿,叶面微隆,叶身内折缘波状,叶渐尖而叶齿浅中叶质软,芽叶呈黄绿色,一芽三叶百芽重48.5克,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茶多酚14.8%,氨基酸3.6%,儿茶素总量9.4%,咖啡碱4.3%,成茶条索细紧纤秀,色泽黄绿多毫,汤色呈黄鲜明,叶底嫩匀成朵,香气清高出远,滋味醇和鲜爽,制造的基本工艺是杀青、揉捻、闷堆、初烘、闷烘五道工序。 (王梅农 苏州市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测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国家一级评茶师)